-
3000+企业,100个行业正在使用凡清水处理药剂138-2928-8667
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中富含的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污染物之一。选择合适的除磷药剂并规范使用,是实现污水总磷达标排放的经济有效方法。高效除磷剂凭借其高效性、适应性和经济性,已成为污水处理中的关键药剂。
一、除磷剂的种类与选择
除磷剂的选择需根据污水中的磷浓度、磷的形态(如正磷、次磷、有机磷)及水质特点而定。
针对高浓度含磷废水:如阳极氧化、电镀、化学镀、磷化等工业废水,磷浓度较高,常推荐使用专用除磷剂。这类除磷剂常为碱性,除磷之余还可调节废水pH值,减少碱用量,且自带混凝性,可减少混凝剂PAC的投加,节约成本。
针对低浓度含磷废水:对于生活污水、食品厂废水等磷浓度相对较低的废水,则可选用适用于低浓度磷的除磷剂。这类除磷剂多为弱酸性,投加后对出水pH值影响较小,无需额外调碱,同样具备混凝功能,能有效将磷降至0.1mg/L以下。
复合型高效除磷剂:高效复合除磷剂是当前技术的发展方向,它通过多组分协同(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等)作用实现深度除磷。例如,某些“有机—无机共价键型深度除磷复合絮凝剂”能简化流程,快速(5-8分钟)完成除磷,降低吨水处理成本,并减少污泥量。
二、高效除磷剂的优势与特点
高效除磷剂之所以备受青睐,源于其多重优势:
1. 处理效果卓越:能将废水中的总磷浓度稳定降至0.1mg/L以下,满足严格排放标准(如一级A标),去除率最高可达99.6%以上。
2. 多功能集成:许多产品集除磷、混凝、调节pH值于一体。投加一种药剂,可同时减少后续混凝剂(如PAC)和酸碱调节剂的用量,简化操作,降低综合处理成本。
3. 适应范围宽广:对各类含磷废水,包括难以处理的络合态磷(如次磷酸盐)、有机磷等均有良好效果。适用pH范围宽(如3-11),抗水质波动性强。
4. 综合成本低廉:虽然单位价格可能较高,但其投加量少、污泥产生量少(减少污泥处置费用),并能优化其他药剂的消耗,最终使吨水处理成本显著降低。
三、除磷剂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为确保除磷效果,建议遵循以下步骤:
1. 实验小试:投加前务必进行烧杯实验,以确定最佳药剂类型、投加量和pH条件。取一定量废水,加入不同量的除磷剂,调节pH至适宜范围(通常7-9),再加入少量PAM絮凝沉淀,检测上清液磷含量。
2. 溶液配制:固体除磷剂通常需配制成5%-20% 的溶液,通过搅拌溶解后,用计量泵投加到反应池。
3. 投加点位:可根据现有工艺选择投加点,如直接投加至反应池或曝气池。
4. 参数控制:密切关注废水pH值,它直接影响除磷效率。反应过程中需保证充分的混合与反应时间(通常数分钟),以便絮体形成。
5. 安全与设备:溶解和投加设备宜采用耐腐蚀材料。药剂贮存需避免日晒雨淋,并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
三、结语
高效除磷剂是现代污水处理中实现磷达标排放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面对不同的水质情况,选择针对性的高效除磷剂,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实验和投加,不仅能确保出水总磷稳定达标,还能有效控制和降低整体运行成本,是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和工业废水治理的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