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企业,100个行业正在使用凡清水处理药剂138-2928-8667
从传统工艺到高效菌种,除氮技术正让废水重归清澈。
工业废水中的总氮污染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凶之一。总氮包含有机氮(如蛋白质、氨基酸)和无机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不同行业的废水组分差异显著:
电镀废水常含高浓度氨氮
纺织废水以硝态氮为主
农药废水则富含难降解有机氮
为应对多样化的污染形态,工业上发展了多类处理技术:
一、主流处理技术
1. 生物法:自然净化的工业升级
硝化反硝化工艺:在好氧条件下,硝化菌将氨氮逐步氧化为硝态氮;缺氧环境中,反硝化菌把硝态氮还原为氮气释放。该工艺成熟稳定,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技术。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通过悬浮填料增大生物附着面积,提升脱氮效率并减少占地,尤其适用于改造空间有限的厂区。
序批式反应器(SBR):在同一反应器中间歇进行曝气、沉淀和排水,操作灵活,常用于中小规模处理。
2. 化学法:药剂的高效干预
化学沉淀法:投加石灰或硫酸铝等药剂,使氨氮生成沉淀物分离。适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
吹脱法:向高pH废水中鼓入空气或蒸汽,将游离氨吹出液相。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如焦化废水)效果显著。
折点加氯法:通过投加次氯酸钠将氨氮直接氧化为氮气,但需精确控制加氯量以防副产物生成。
3. 物理法:物质的精准分离
膜分离技术:利用反渗透(RO)、纳滤(NF)等膜的截留作用去除溶解性氮化物,可作为深度处理单元,但膜污染问题需重点防控。
离子交换法:采用沸石或专用树脂选择性吸附铵离子或硝酸根,适合低含盐废水,高硫酸根环境会严重干扰硝酸根去除。
二、前沿技术:高效脱氮的突破
针对传统工艺的瓶颈(如负荷低、占地大、抗毒性差),新型高效脱氮技术应运而生:
HDN高效生物滤池:
采用改性玄武岩填料增大微生物附着面积;
引入荷兰驯化菌种耐受工业废水毒性;
优化氮气排出通道减少反应死区,将脱氮负荷提升至1.0 kgN/m³·d以上(达传统方法的5倍),同时降低运行成本。
集成装备(如IDNBMP):
耦合生物、化学、物理单元,适用于复杂高浓度废水,通过智能控制实现稳定达标。
三、技术选择:对症下药是关键
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水质“量体裁衣”:
高氨氮废水(如化肥厂):吹脱+生物组合工艺
高硝氮废水(如电子厂):HDN生物滤池优先
难降解有机氮废水(如农药厂):高级氧化预处理+生物降解
随着菌种驯化、材料改性及系统集成技术的进步,工业脱氮正朝着高效化、小型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未来,精准匹配工艺与水质特性,将助力工业废水总氮去除迈入“稳定达标、绿色经济”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