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企业,100个行业正在使用凡清水处理药剂138-2928-8667
工业废水中总氮(包括氨氮、硝态氮、有机氮等)含量过高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使得总氮去除成为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除了生物脱氮工艺外,投加高效化学药剂已成为实现总氮达标排放的重要技术手段。
总氮去除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药剂选择取决于氮的存在形态:
1. 针对的氨氮去除剂:
氧化型药剂:如次氯酸钠,通过折点氯化法将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气。该方法反应迅速、效果显著,但需精确控制投加量以防氯胺残留或余氯超标。
沉淀型药剂:如磷酸镁铵(鸟粪石)沉淀法,通过投加镁盐(如氯化镁)和磷酸盐(如磷酸氢二钠),使氨氮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分离。此法还能同时去除磷。
2. 针对硝态氮(NO₃⁻-N)的去除剂:
这是总氮去除的难点。通常采用反硝化药剂作为碳源,为反硝化菌提供电子供体,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传统碳源如甲醇、乙酸钠等,但存在安全性差、投加量控制难、成本高等问题。新型复合碳源药剂安全性更高、反硝化效率更优,且低温适应性更好。
3. 复合型总氮去除剂:
市面上出现了多种专用复合药剂,集氧化、沉淀、催化等功能于一体,能同时处理不同形态的氮素,并破除有机物干扰,适用于成分复杂、波动大的工业废水。
药剂选择与应用要点:
药剂投加仅是强化手段,通常需与生化系统(如A/O工艺)配合使用。在选择药剂时,必须进行水质分析和小试试验,以确定最佳药剂种类、投加点和投加量。过度投加不仅增加处理成本,还可能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氯离子、磷酸根),造成二次污染。
总之,科学选用总氮去除药剂,并将其集成到整个处理工艺中,是高效、经济实现工业废水总氮稳定达标的关键。